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资运营透视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4-04-16 作者:张鑫 信息来源:国新咨询 字体:

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是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从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高度,强化“科技”与“创新”,释放全要素生产力动能,从而实现生产力质的演变和跃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本文立足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和使命,分别从产业创新和价值创造两个视角,揭示其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路径,构建五类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指标,激活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服务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中,实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构面

人类社会的历次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无一不是通过创新来驱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升,从而带来新的生产工具,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新型生产关系形成,实现创新与产业的有机统一。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进一步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特征是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1〕,关键是“新”强和“质”优,进一步突出创新引领作用。

从经济、社会、产业和企业四个维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构面分析来看,在经济层面,生产力系统涉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基础设施,对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不断突破生产力极限是经济进步的发展脉络和实践背景,而生产力进步的推动力量则来源于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例如信息技术革命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生产力效能得到极大发挥。在社会层面,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社会形态和社会生产要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劳动者创造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方式,告别传统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高消耗发展方式,加速了社会结构演变和要素条件变迁。在产业层面,深培厚植产业创新,加速产业变革是新质生产力涌现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来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科技、新能源、卫星互联等前沿科技的创新转化和应用,催生延展了突破物理时空、打破资源约束、加速产业融合的技术边界。在企业层面,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众多具备新技术变革和研发优势的高科技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本文围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机制,从产业创新和价值创造视角,重点分析了“新”与“质”的特征表现和实现路径,通过构建五类关键要素指标为运营公司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


二、产业创新视角:国有资本运营的“新”与“质”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明确了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和主动力,具有丰富蕴意与时代价值,催生了全新的生产模式,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正向变革。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保障国家安全、支持科技进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是加速涌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在产业创新方面洞悉全球科技趋势,发挥创新资本驱动,构建全要素产业创新生态。

(一)聚焦全球科技创新战略跃升新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科技创新加速迭代、空前活跃,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原创性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突破不断涌现,如何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寻求下一轮经济增长动能,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美、德、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科技前瞻和战略部署,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重点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以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美国在2019年发布《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报告,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5G四大关键技术作为基础设施,增加在这些领域的政府投资。2021年,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提出《NSF未来法案》,向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投入726亿美元,同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NSF未来制造业项目》,重点资助未来网络、未来生态、未来生物等制造研究领域。德国在《高技术战略(2020)》提出“工业4.0”,并相继在2020年投资1300亿欧元聚焦药物、氢能、数字化、通信技术等开发。日本在2020年发布《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20)》,面向人工智能、超算、卫星、生物技术等领域布局研发,并在《战略性创新推进计划》(SIP)提出光量子、自动驾驶、智能生物产业等资助方向。此外,法国、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也纷纷提出前沿技术布局领域。

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制定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强化产业战略性特征和新型特征,超前布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机接口、先进材料等前沿技术。全球科技创新战略加速跃升成为国有资本运营激发“新”与“质”动能的重大契机。通过建立系统前瞻的产业投资和研究体系,研判前沿技术趋势,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能够更高效响应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重大部署。

(二)立足创新资本驱动产业加速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在全球创新产业竞争中,“新”要以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基础,“质”要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应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新产业集群,既需要立足当前,也需要长远谋划,更离不开创新资本对产业技术革新的驱动助力。

从全球产业创新与资本市场的研究及管理实践看,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资本投入与产业创新的关系,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对企业微观主体创新具有正面作用,其对失败的容忍度越高,企业创新水平也会越高,在短期内对失败容忍,允许试错以及对长期的成功给予回报,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产业创新活力〔2〕;二是外部整合与产业创新的关系,一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会为企业创新带来资金、技术、产业资源、治理等方面的改善,并购能够推动大型企业获得外部边际创新,创新资本加速流转持续为产业升级提供外在活力;三是资本市场培育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而非信贷等间接融资,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影响,资本市场越发达,企业创新情况越好〔3〕,尤其对于高科技产业,必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从试点转入持续深化改革阶段以来,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完善,服务国资央企核心能力显著提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效率效益明显提升,在基金投资、股权运作、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培育孵化等方面持续增强适应产业创新和能级迭代所需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的创新资本驱动优势,成为加速涌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支撑。

(三)构建数字化绿色化全要素产业创新生态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4〕是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的体现。TFP的提高反映了由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带来的增长,被视为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指标。与TFP水平密切相关的数字化绿色化是推动其增长的关键所在,也即如何释放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加快实现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本身是数据资源高效配置的体现,也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在产业创新生态维度,新质生产力为增进社会经济新型生产关系提供了创新场景、主体、交互、结构、治理、运行与生态,促使新经济模式加速形成。

一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型生产资料。我国已加速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时代。《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能够实现资本、劳动等主体要素的倍乘,促进关键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以“连接+算力”的高质量基础设施,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根据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号),对于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会〔2006〕3号)规定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数据资源被视为一种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反映了数据要素价值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通过增强数字创新,构建现代化核心技术体系,数据生产力创造了新质使用价值,在数字时代新质数据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二是数字化为加快绿色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形成绿色生产力,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实现绿色化同样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产业体系绿色化是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产业创新、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对传统产业而言提供了产业技术创新赋能加速转型的新机遇。绿色化是新质生产力在量与质、内与外方面,实现效率效能和高质量增长的发展依托。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数字化绿色化创新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具有轻资本和产业赋能优势,驱动创新资本向数字化绿色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以技术与资本的有效融合服务支撑央企在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在需求,成为助力央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构建者。


三、价值创造视角:国有资本运营的“新”与“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务院国资委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出明确方向,坚持“一个目标”,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用好“两个途径”,即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价值创造能力是中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动能,也是加速涌现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所在。

(一)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价值创造的内在结构

对于价值创造的内涵可从企业资源基础观、企业能力和企业价值形成三个理论维度加以理解。从企业资源基础观看,早在1984年,Wernerfelt在《企业的资源基础观》中将企业资源定义为能够展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任何事物〔5〕,分析了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变化角度来审视特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地位管理战略,并通过“资源-产品矩阵”工具,探讨企业如何增加资源池。从企业能力和企业价值形成看,企业作为管理资源和整合资源的主体,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产生经营利润,从而形成持续的盈利创造。企业获取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得到并保持持续的资源异质性带来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否多元化,企业的关键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可用的资源。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资本结构、资源获取、资金筹集、资产配置、组织驱动、利润实现、现金创造与管理、技术投入开发等完整的管理链条。运用价值管理思维,主动适配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执行计划,将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经营条件。

资本结构、净资产收益率(ROE)、现金创造以及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均是国有资本运营关注的指标。在价值评估方面,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自由现金流贴现(DCF)和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衡量价值创造水平,其中WACC对于国有资本运营的价值管理而言,所关注的自由现金流和资本成本可提供更加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价值的工具。除经营财务维度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助力央企在国家战略安全、稳定经济增长、战新产业培育、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价值创造能力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引领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具有自身价值创造的内在动力,也具有推动央企加速创造价值的外在助力,这一逻辑正是基于资本结构将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显著影响,找到最佳资本结构,将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

(二)助力央企激发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资央企作为稳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石,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产业链较为完整,具备较大规模和资源基础的产业链龙头,发挥了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相互支撑、协同发展。

中央企业的产业链价值创造在国资国企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支撑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以及传统行业的产业链现代化转型,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中央企业产业链价值创造的衡量维度,包括两方面:一是产业链中的技术研发能力,如研发费用、专利数等;二是产业链中的市场化规模和下游渗透率,以市占率、订单量、销售客户比等指标作为参考。本文选取与产业链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研发费用投入指标来观察中央企业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并与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发达市场上市公司进行对比。根据Wind数据库,选择上市公司研发费〔6〕作为研究指标,并按照企业类型剔除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以及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为空白的数据,共有4671家上市公司符合条件。其中,中央企业376家,地方国有企业677家,民营企业2904家〔7〕。同时,选取S&P500标的中157家成分股上市公司〔8〕的研发费用进行对比。

从各类型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的统计数据看,中央企业的研发费用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均高于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研发费用均值是地方国有企业的3.48倍,是民营企业的6.65倍,反映了中央企业在社会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产业链技术创新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一项,民营企业较高的原因或主要在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研发投入的科创类公司较多,营收基数较小,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大,与中央企业的规模属性存在差异。

在价值创造的内涵维度方面,基础前提是实现经营效益的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相较于净利润更能够体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通常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实现总资产报酬率扣除投资资本成本的最大化,也就是盈利能力的最大化。根据Wind数据,剔除超过±100%的极值以及空白数据,按照企业类型,本文统计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ROE水平及分布区间。如图表3所示,蓝色点代表中央企业,绿色点代表地方国有企业,橙色点代表民营企业。从散点图的形态分布来看,中央企业的ROE更加趋向于均值线(红色线所示),而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分布则更加分散。从ROE的均值看,央企上市公司为7.54%,地方国企上市公司为5.98%,民营企业为9.16%。由于存在企业规模、管理幅度、行业分布、经营链条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平均ROE水平高于央企和地方国企。

ROE是反映央企盈利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关键指标。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推进,通过增强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企业ROE水平将具有显著提升的空间。通过经营效益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此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相比,包括央企在内的国内企业在绝对金额投入方面仍然较小。S&P500成分股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均值达到166.22亿元人民币,中位数达46.80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发费用最高的亚马逊达到3573.71亿元人民币,排名前五位的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9911.83亿元人民币。

在美国等发达市场,创新资本为企业增强研发投入并转化为经营价值提供了助推力。这一点对于中央企业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提升新质生产力的TFP水平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中央企业持续发挥在经济稳增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链技术创新以及保障重大民生安全领域方面的功能作用。


四、国有资本运营的五类关键新质生产力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特征体现在“新”与“质”。基于上述分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响应方面,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创新技术投资布局方面,以及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与发展方面,具有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本文立足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定位和功能使命,探索构建创新、技术、人才、数字化、绿色化五类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思考和探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如何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国有资本运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创新:激发运营新动能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以创新为引领,从创新战略、创新政策、创新资本、创新效能和创新转化五个方面,形成创新生产力要素。在创新战略方面,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制定实施企业创新战略,助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创新政策方面,研判全球创新发展趋势,结合产业技术变革特征,制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的相关政策。在创新资本方面,形成资本对创新的投入和支撑。在创新效能方面,增强创新驱动的价值创造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发展动能。在创新转化方面,关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链转化效能,通过开展联合实验室研究等方式,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二)技术:赋能产业新突破

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国有资本运营的技术生产力要素围绕颠覆性技术、技术迭代速度、技术贡献度和全球技术竞争力四方面着重提升TFP水平。一方面要以创新资本驱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服务支撑央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速技术更新迭代速度,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另一方面要立足全球技术创新趋势,助力央企提升领跑能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增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培育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

(三)人才:集聚效能新活力

创新人才集聚是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具有轻资产的特征,需要构建一支具备专业技术和管理实践优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技术人才储备方面,提高产业人才比重,关注研发能力突出的创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研发资源的协同合作,储备和培养懂产业、懂管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赋能产业技术革新与效能提升。以提升人才产出效率为目标,增强人才队伍在经营收入、利润方面的产出水平。建设完善新型智库体系,吸纳高层次人才,增强系统内协同以及外部研究合作,提升研究成果输出,为国有资本运营提供智力支持。

(四)数字化:产业智能新趋势

数字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视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抓住全球数字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形成数字化生产力。一方面要加速形成数据要素资源,促进资源要素、结构、空间布局与市场的协同融合,打破产业链的大数据孤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培育孵化和创新技术投资。另一方面着力构建数字化新生态,加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辅助国有资本运营投资管理决策,畅通数字化主体联系及应用。

(五)绿色化:加速转型新机遇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绿色化生产力本质上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关注环境要素与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营增长方式,是国有资本运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能源结构与强度方面,关注化石能源在企业总体能源的比重及能源消耗量,构建资源友好型企业。在绿色金融和ESG评价方面,支持环境改善、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加强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的投资布局,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ESG对国有资本运营价值创造的潜在贡献。


五、国有资本运营加速涌现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趋势下,着力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持续深化改革阶段,面临外部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诸多挑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运营公司未来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建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机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创新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首先,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建立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以国有资本运营助力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内在机制,推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其次,在全球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塑的背景下,通过多元化运营工具畅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建立与央企共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再者,从全球创新趋势和经验来看,在政策上对创新失败以及创新投资失败的短期容忍和长期激励是确保可持续创新的关键,需要具备可持续创新机制。第四,建立新型智库决策咨询机制,通过体系方法、组织规划、战术实施、前瞻预判、风险监测等方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支撑机制。

(二)构建产业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投资生态

新质生产力聚合了新制造、新服务和新模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是其加速形成的关键。国有资本运营与产业联系紧密,服务于实体经济,发挥着促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的功能作用。从供给侧看,国有资本运营具有创新资本驱动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的特征,以提升TFP为目标,通过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研究、布局和推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创新投资生态。从需求侧看,国有资本运营的功能使命与传统产业转型、创新产业培育紧密关联,共同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和逻辑促使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投资生态,一方面向科技创新早期延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聚焦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激活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焕新。

(三)塑造价值创造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目标是实现更具“质”的生产关系和发展效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涌现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为价值创造驱动创新产业投资布局。一是基于价值创造内在结构,关注资本注入、人才技术、资本结构和现金创造环节,持续提升ROE指标,实现服务国家战略与价值增值同频共振。二是围绕产业链价值创造,支撑央企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引领投资驱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三是加强研发投入,提升运营效率,带动资本增强创新产业研发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促进五类新质生产力要素融合协同

创新、技术、人才、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国有资本运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五类关键要素。一方面要以创新为核心激发国有资本运营新动能,形成创新生产力要素,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加强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趋势的研判,以研究驱动投资。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才、数字化和绿色化对创新、技术的支撑作用,构建融合协同机制,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张力。

(国新咨询)


注释

〔1〕 尹西明,陈劲,王华峰,刘冬梅.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4(2)。

〔2〕 Gustavo Manso. Motivating innov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1, 66(5): 1823-1860。

〔3〕 田轩.资本创新的逻辑——用资本视角思考创新的未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剔除要素(资本、劳动等)投入的产出贡献后的产出增加。

〔5〕 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5(2): 171-180。

〔6〕 考虑数据披露完整性,以2021年度为例。

〔7〕 剔除科创板上市未盈利公司导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0%等情形的上市公司。

〔8〕 S&P500中,谷歌(ALPHABET)-A与谷歌(ALPHABET)-C同为一家公司,数据仅保留谷歌(ALPHABET)-A。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16 16: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