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资运营透视
2024年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以及对运营公司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2-04 作者:申小林 董敏杰 奚春 信息来源:国新咨询 字体:

把握宏观形势,研判政策动向,是运营公司制定经营战略、发挥功能作用的基础。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经济发展主流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首次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入,市值管理拟纳入考核体系。对于运营公司而言,建议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从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前瞻布局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积极参与国企专业化整合,支持产业央企聚焦主业主责;用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落实市值管理考核要求;利用国有资本运营预算制度,发挥运营公司资本放大功能。

当前,全球不稳定因素增加,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科技发展、资本市场等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承担重要功能的国有企业,需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系统谋划发展机遇,以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形势回顾与展望

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全年GDP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经济发展主流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

(一)全球经济“三高一低”,地缘政治风险或为关键威胁

2023年,全球经济符合“三高一低”特征,即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6.9%,远高于疫情前20年4%左右的平均值。为了抑制通胀,截至2023年底美联储已连续加息11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达到5.25%~5.5%,欧洲央行连续加息10次,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达到4%、4.5%和4.75%。全球债务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债务总额已达到307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财政可持续性受到削弱,新兴经济体偿债压力不断加大。多重因素影响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仅为3.0%左右,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年)平均水平〔1〕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或仍将延续“三高一低”态势。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点阵图”显示,2024年年底利率将降至4.75%~5%。IMF预计2024年全球平均通胀率约为5.8%,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地缘政治风险或将成为2024年经济前景的关键威胁,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引发的能源、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全球货运受阻等问题,已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冲击,未来可能带来更大程度的经济分裂,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掣肘因素。2024年美国、英国、南非、印度、俄罗斯五国的选举,也将对未来数年的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二)我国经济波浪式前行,增速将向潜在增长水平〔2〕回归

2023年,我国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一、三季度有所回升,二、四季度出现回落,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增速逐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经济恢复呈现服务业快于工业、内需好于外需的特征。第一,服务业恢复快于工业,成为经济恢复的“主引擎”。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服务业快速恢复,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疫情三年4.4%的年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2%,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疫情三年5.3%的年均增速放缓0.7个百分点。第二,国内需求恢复好于国外需求,消费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2023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111.4%,为近五年来最高。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连续四个季度为负,外需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实体经济向好为资本运营提供更稳定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预测2024年我国GDP增长5.3%左右〔3〕;中国社科院、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增长5%左右〔4〕;南开大学预测增速位于4.6%~5.8%〔5〕。2024年,有效需求有望稳步扩大,消费潜力在经济恢复、收入预期改善、消费信心回升等因素带动下持续深度释放;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将对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支撑。生产供给更趋均衡,工业生产在传统产业加速改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下稳步恢复;服务业场景持续迭代升级,高水平开放加速深化,推动服务业生产较快增长。

(三)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升高,主要股票市场涨多跌少

2023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运营公司面临更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在西方对俄持续制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升高。市场避险情绪抬升,强美元周期延续,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经济体面临外需减少、资本外流、贸易乏力困境。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利率一度上行至5%,触及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2023年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涨多跌少。受益于科技龙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纳斯达克以44.2%的涨幅位居全球首位;日经225在全球风险偏好上升、日元汇率贬值、“巴菲特效应”等因素影响下上涨28.2%;经济基本面向好、国内市场参与者的扩大和外资的持续流入支持印度股市连续八年上涨。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风险情绪积累和海外股市震荡回调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在2023年上半年冲高回落后步入震荡行情,全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3.7%、13.5%、19.4%(图表1)。

展望2024年,欧美央行或将迎来货币政策转向,美元指数可能将逐步走弱,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本有望增加。在地缘政治影响下,国际原油市场短缺格局或将延续。考虑我国政策空间较大、较多领域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预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对股市保持谨慎乐观:一是2024年我国经济有望持续趋于稳定,随着房地产行业企稳及消费回升,经济复苏步伐将逐渐加快,周期性行业有望受惠于经济增长,带动相关股票市场回暖;二是从估值来看,目前市场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区域,尤其是中大市值龙头个股相对估值较低,已经具备较高性价比,后续基本面、流动性或者政策端的边际变化有望带来整体估值回升;三是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通胀约束也将逐步转弱,美债利率具备一定回落空间,有望减轻对我国政策掣肘。

(四)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2023年,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前沿领域快速发展,科技实力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稳步提高,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创新为生产力发展增添了更多科技内涵,构筑起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2023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已建设近万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6〕

展望2024年,科技创新将继续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我国将持续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一揽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将持续落地显效,国资央企将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尤其运营公司具有无主业限制、投资驱动强的特点,有望综合运用多元资本运营方式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的高技术投入以及新发展格局所产生的新布局,特别是国产替代效应将产生系统性效果,有望持续、全面地为经济发展赋能。


二、政策趋势及研判

202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相关管理部门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资本市场等方面密集出台调控政策,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推动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创造良好条件。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经济形势,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货币政策方面,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有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对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结合运营公司实际,对2024年货币政策建议关注以下方面。一是保持货币总量合理增长。目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为7.4%,调降空间还比较大。2024年,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二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当前我国物价水平和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差距,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有利于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2024年,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三是发挥结构优化调整功能。设立信贷市场司,加强工具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结合运营公司实际,对2024年财政政策建议关注以下方面。一是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推动解决基础产品、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增强产业自控能力,加强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方面的财力保障。二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23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提出扩大实施范围,强化功能作用,健全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能;2024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提出聚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三是财政政策适度加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专项债、国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度扩大支出规模。

(二)首提“以投资者为本”,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运营公司与资本市场联系密切,近年来中国国新、中国诚通与上交所、深交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中国国新加强与上交所合作,发布央企首个ESG评价体系,推出“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2023年12月1日,中国国新通过国新投资增持央企类ETF,助力提升投资者信心,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近期,“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提升市场活跃度政策。2024年1月24日,证监会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在制度机制设计上更加体现投资者优先。

(三)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市值管理拟纳入考核体系

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中央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运行恢复向好,经营效益保持稳定,为推动宏观经济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全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运营公司承担着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重要功能,及时跟进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政策,是运营公司谋划发展的直接要求。建议运营公司关注以下政策进展。一是推动科技创新。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实现布局结构战略转型。二是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组整合工作走深走实,发挥中央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4年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多家央企上市公司跟进回应,引发市场强烈反响,央企上市公司股价明显回升,带动主要股指快速反弹。四是强调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6月印发的《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国有企业应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2024年1月,中国国新联合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共同发起设立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基金,推动国资央企做强主业和优势产业。


三、影响及建议

展望2024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为运营公司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建议运营公司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从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前瞻布局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既为运营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发挥运营工具丰富优势,根据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收益特征,区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对于不同类型产业采用差异化的投资方式、运营工具与考核机制;探索“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投资中平衡好创新风险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关系;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学术、企业、投资协同的技术挖掘甄别机制,提高对科技创新方向的研判能力。

第二,积极参与国企专业化整合,支持产业央企聚焦主业主责。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支持央企科技创新、助力央企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盘活存量资产、央企市值管理等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建议积极参与央企专业化整合顶层设计与新国有企业筹建,为创设新企业提供支撑;支持国有企业产业并购,整合产业资源,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把握国有企业退出低效无效参股股权的时机,择机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金融机构股权,进一步丰富资本运营工具。

第三,用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落实市值管理考核要求。运营公司业务具有较强的投资驱动属性,经营业绩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长期来看,“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出台,积极因素不断集聚,资本市场趋于稳定将为运营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建议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调整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资本市场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发挥资本市场引领作用,助力央企实现市值管理目标;做好所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完成国资监管机构考核要求。

第四,利用国有资本运营预算制度,发挥运营公司资本放大功能。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正推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相关工作。根据相关政策,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可采取向投资运营公司注资、向产业投资基金注资以及向中央企业注资三种方式。建议利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汇报,丰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入、市场化融资等多渠道的运营公司资本金补充机制,进一步发挥运营公司资本放大功能。

(国新咨询)


注释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3年10月。

〔2〕 大量研究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潜在增长率中枢为5.5%左右。

〔3〕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24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2024年1月。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及政策建议》,2023年12月。

〔5〕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24年1月。

〔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从业界新变化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23年》,2024年1月。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16 16: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