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宏观论策 > 宏观策略
稳定币发展的竞争态势和最新观察
发布时间:2025-07-02 作者:申小林 程商政 葛逸晅 信息来源:国新研究院 字体:

    近期,美国和中国香港相继推出《GENIUS法案》《稳定币条例草案》,全球第二大挂钩美元稳定币USDC的发行商Circle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结合全球加密货币最新动态,国新研究院对稳定币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如美元、人民币)等储备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因其价格稳定、低交易费用和结算快捷而迅速出圈,成为比其他高波动性加密货币更可靠的交易媒介;第二,中美稳定币监管法案将进一步促进稳定币的合规发展,稳定币正成为中美金融博弈的焦点;第三,稳定币十余年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以及技术动因,现全球主要玩家为美国、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其对小型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将构成严峻挑战;第四,稳定币未来将为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提供便利的跨境支付,同时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稳定币标志性项目是USDT,由泰达公司(Tether)在2014年7月推出。经过十余年发展,稳定币在支付、储蓄和跨境汇款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回顾历史,稳定币的普及并非偶然,而是技术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区块链技术支持了稳定币的发展,其中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是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稳定币因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金融体系痛点而迅速出圈。例如,传统汇款方式费用高昂且结算时间长,交易成本极高。相比之下,稳定币提供了一种价格稳定、低交易费用和快速结算的替代方案。

所以,稳定币因其高效性、低成本以及对传统金融体系问题的有效解决而获得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尽管如此,监管合规性和统一性的缺乏是稳定币之前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近期,稳定币的全球监管政策迎来转机。5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25年美国稳定币引导与创新法案》(以下简称《GENIUS法案》)。5月21日,中国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这将对稳定币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稳定币与主权货币有什么关系?稳定币在中美金融科技博弈中具有怎样的战略地位?如何看待稳定币的风险与机遇?为此,本文展开研究。


一、稳定币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

(一)稳定币定义及特征

1.基本概念

稳定币(Stablecoin)是一种价值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试图保持价值稳定的加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稳定币在功能上与其他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展现出一定的互补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价值存储和交易媒介的独特性上。比特币以去中心化和稀缺性著称,常被视为“数字黄金”,主要用于价值存储和抗通胀资产。而以太坊则因智能合约功能,成为去中心化应用和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相比之下,稳定币旨在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保证价格的稳定性,更好地满足跨境交易、支付和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数据显示,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汇款可将交易成本降低80%,并将流动性管理效率提升高达40% 。但稳定币的稳定性并非绝对,其也曾经历数次市场崩盘。例如,2022年5月算法稳定币TerraUSD(UST)崩盘,2023年美元稳定币USDC的价格因硅谷银行倒闭暴跌至0.87美元以下。

2.稳定币主要类型

根据稳定机制不同,稳定币大致分为与法定货币挂钩型、与实物资产挂钩型、与加密货币挂钩型和基于算法稳定型。第一,法定货币挂钩型稳定币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稳定币,其由法定货币或主权债券等额储备支持,代表产品包括泰达币(USDT)、币安美元(USDC)、港元数字凭证(HKDR)。第二,实物资产挂钩型稳定币一般与黄金、白银或其他有形商品等实物资产的价值挂钩,市场份额较小,代表产品如PAX Gold(由黄金储备支持)。第三,加密货币挂钩型稳定币通过超额抵押其他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生成的稳定币,但难免受到加密市场波动的影响。第四,基于算法的稳定币相对特殊,并无实际抵押品,而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调节代币供需来维持价格稳定,由于存在“死亡螺旋”挤兑风险,现实中已有多个项目失败(如2022年Terra生态崩盘事件)。

(二)稳定币发展历程及现状

最早发行的一批稳定币出现于2014年。Tether作为发行方,推出与美元等价兑换的稳定币Tether USD(USDT),之后逐渐成为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稳定币产品。同一时期发行的稳定币项目还有BitUSD、NuBits等。USDT在发行后曾因为抛售潮出现过短期价格大幅波动,但2019年后逐步进入稳定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USDT的总市值已达1576亿美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稳定币总市值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USDT和USDC(由Circle公司发行)合计占到总市值的86%。截至2025年3月,Tether持有的美国国债已达到985亿美元,已跻身美债主要海外持有者行列。从市场格局上看,挂钩美元的稳定币市值占比压倒性领先于挂钩其他货币的稳定币。但也存在挂钩其他货币的加密稳定币,由于规模较小且交易不活跃,市场数据较为匮乏。

当前,稳定币正以惊人速度进入主流支付系统,市场交易量已突破28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Mastercard。在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巴西和印度,38%的用户使用稳定币而非美元来对冲通胀。根据花旗银行估计,稳定币市场到2030年或达1.6万亿~3.7万亿美元规模。

综上,稳定币通过提供价格稳定性和高效支付方案,弥补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交易和支付领域的不足,在传统法定货币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之间建立了桥梁,但稳定币的稳定发展仍依赖于监管统一性、透明储备管理及合规运营模式。


二、中美稳定币法律及政策分析

为解决稳定币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2025年5月,美国和中国香港相继推出关于稳定币的法案或法规。至此,稳定币正在成为中美金融博弈的新焦点。

(一)美国:《GENIUS法案》

美国参议院于2025年5月19日通过了《2025年美国稳定币引导与创新法案》,即《GENIUS法案》 。《GENIUS法案》旨在确保金融稳定性并巩固美元全球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一是在储备要求方面,要求发行方需为稳定币持有等额的合规储备,且仅限于美元现金、银行保险存款、短期国债和以国债为抵押的回购协议等。二是在发行主体方面,稳定币可由银行、信用社或非银行机构发行,各类发行主体均需向相应的联邦监管机构注册。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发行方,将由联邦监管机构监督。三是在合规监管方面,发行方需遵守《银行保密法》,制定反洗钱和制裁合规计划。需定期发布流通中稳定币数量及储备构成的报告,流通中稳定币超过500亿美元的发行方,需提交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四是在消费者保护方面,赋予稳定币持有者在发行方破产时对其他所有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明确支付稳定币不属于证券或商品,且不享受联邦保险。这些动态表明,美国正通过法律手段推动稳定币从投机性工具向低风险美元资产转变,从而巩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二)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5年5月30日在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标志着该法规正式生效。《稳定币条例》是中国香港地区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其核心内容在于严准入、强储备、保赎回。一是在准入制度方面,明确规定在港发行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申请人的财务状况、技术能力、合规体系等多方面将受到严格审查。二是在储备要求方面,稳定币可参照单一资产或一组或一篮子资产维持稳定的价值,发行商需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确保客户资金的独立性和安全性,避免资金挪用风险。三是在赎回要求方面,发行商须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赎回要求,并且需要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这些动态表明,面对美国稳定币监管政策的快速推进,中国政府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策调整,积极应对美国稳定币政策冲击以维护本国国际竞争力。

(三)中美稳定币法案的对比分析

美国《GENIUS 法案》与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几乎同步落地,构成了中美金融科技博弈的典型缩影。对比而言,美国《GENIUS法案》和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条款的对比分析情况如图表3所示。

三、稳定币发展的驱动因素

除了法律法规的规范,稳定币更多的是由政治、经济以及技术等因素共同推动而迅速发展。

(一)美国稳定币法案发布的动机

从美国来看,稳定币法案具有如下动机。第一,巩固美元全球支付地位。一方面,通过稳定币的发行与监管直接关联“铸币税”分配和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权,将美元信用延伸到数字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试图以此缓解美国债务危机。截至2024年11月底,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 ,传统发债渠道受限。《GENIUS法案》通过要求稳定币储备以短期美债为支撑,为美债市场创造新买家,缓解美债流动性压力。第二,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与金融主权。《GENIUS法案》通过限制私营机构发行权限,防止其挑战美联储权威。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稳定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可能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或逃避制裁,法案通过相关条款进行限制。第三,遏制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发展。稳定币立法明确限制非美元稳定币扩张,旨在压制数字人民币等新兴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中国立场来看,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立法标志着中国在虚拟资产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持。一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与安全。中国香港通过明确的监管框架强化了对虚拟资产行业的规范,有效防范了外部资本通过稳定币绕过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风险,为国家金融安全提供了重要屏障。二是应对美元金融霸权挑战。美国通过稳定币推动数字货币与美债的深度绑定,可能形成新的金融控制链。而中国香港的监管实践通过建立自主的稳定币生态,可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三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稳定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支付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中国香港稳定币的合规化发展将加速港元与人民币的联动,为跨境支付、贸易结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传统跨境支付系统通常面临高成本、低效率和复杂流程等问题,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等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地区,稳定币在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支付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三)全球稳定币发行的技术动力

稳定币核心技术驱动源于区块链及相关技术,关键技术如下:一是区块链技术,基于分布式账本记录交易,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且去中心化交易模式无需中心机构,效率高、成本低。二是智能合约,可自动执行规则,维持系统稳定,还能公开储备资产情况,增强用户信任。三是跨链技术,实现稳定币在不同区块链间流转与互通,扩展应用场景。四是密码学与安全技术,运用加密算法保障交易安全,链式存储结构防止数据被篡改。五是合规与监管技术,通过实名认证、反洗钱机制及链上审计,满足监管要求,确保储备透明。六是储备资产管理技术,结合链下与链上操作发行代币,并动态管理流动性,避免挤兑
风险。


四、稳定币发展的启示与前瞻

从全球宏观趋势来看,中美两国在稳定币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国际上普遍认为这将成为未来几年国际金融体系演变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稳定币的发展或将改变人类金融货币的运作模式,尤其是跨境支付和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全新机遇。展望未来,有以下几点研究观察。

(一)稳定币或将破解人民币国际化难题

稳定币对人民币国际化难题或有破局的效应。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传统跨境支付体系中美元的主导地位及高昂的交易成本限制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但稳定币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的结合可能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数字人民币的法币属性和稳定性,与稳定币形成互补关系,既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的跨境支付需求,又规避了私人发行稳定币的潜在风险。稳定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应用将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稳定币或将带来新型业务机遇

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而言,稳定币将带来新的机遇。一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允许发行与港元或其他法币挂钩的稳定币,这为科技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机遇。例如,京东等企业已进入香港金管局沙盒测试。二是存量资产优化与现实世界资产(Real-World Assets,RWA)。结合稳定币法案对资产透明度的要求,可将一些实物资产通过RWA代币化,发行链上锚定资产(如绿色债券、不动产收益权),吸引稳定币储备资金投资。三是促进跨境支付场景创新。未来,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占比或将快速提升,中国企业可接入合规稳定币支付通道,降低企业结算成本。

(三)对小型经济体货币政策或构成严峻挑战

随着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外汇市场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小型经济体将面临货币替代的风险。尤其在高通胀或货币不稳定的国家,居民倾向于将资产转移为稳定币以规避本币贬值的风险。这将导致本国货币需求下降,削弱小型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国际清算银行研究表明,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的跨境支付中,稳定币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表现了更加显著的交易动机。此外,稳定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能够规避传统资本流动摩擦,特别是在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严格的地区,这将导致其外汇储备减少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

(国新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2 15:09:43